2025年以来,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严格对标《太阳集团tcy8722本科生劳动教育实践实施方案(试行)》要求,紧扣“五育融合”育人核心目标,以“耕读小园”为核心实践载体,创新推动生产性劳动与专业成长深度融合,组织志愿者躬身田间、深耕实践,在劳作实践中厚植劳动情怀、锤炼专业本领,让劳动教育成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“沃土”。
从播种时的满心忐忑到收获时的喜上眉梢,从弯腰除草的专注到细心浇灌的坚守,同学们用双手诠释着劳动的质朴与价值。作为纺织专业学子,大家主动将专业认知融入田间劳作:结合植物生长规律思考纺织原料培育的基础逻辑,将工程实践中的严谨态度迁移到作物养护的细节中,切实践行学校生产性劳动结合专业实习、工程实训的核心要求。
以劳动为媒,以实践为笔。怀着对劳动实践的热忱,志愿者团队全程参与作物从破土而出到郁郁青青的完整生长周期。志愿者们在“耕读小园”共同规划地块布局、科学分配劳动任务,在挥洒汗水中凝聚协作力量,在收获硕果时体会付出的喜悦。沉浸式的劳作体验让同学们彻底转变对劳动的认知:劳动从不只是枯燥的付出,更是与自然对话、与自我对话的成长过程。它教会青年学子坚持的意义与责任的重量,让青春在汗水浇灌中绽放务实光彩,更在实践中锤炼了劳动任务所需的规划设计、实操执行及团队协作能力。
此次实践实现了“以劳促学”的深层目标——学们在解决作物生长难题的过程中,提升了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,深刻认识到“劳动热忱需实践承载,脚踏实地方成就成长”的道理。
立足学校“五育融合”育人目标,纺织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,持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,严格落实劳动教育“五个维度”要求。在“耕读小园”生产性劳动基础上,学院将进一步拓展劳动教育边界,打造日常生活劳动、服务性劳动、专业性劳动、创造性劳动等多元实践矩阵,让学生在多样化劳动场景中学会担当、增长见识、强健体魄、提升审美、激发创意。下一步,纺织学院将持续夯实劳动教育成效,切实达成“树立正确劳动观、掌握基本劳动技能、养成良好劳动品质”的总体目标,为推进“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”与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”深度融合贡献纺织力量。
(撰稿:刘要 审稿:李伟朱宇军)
